中国
Alternate Text

杏彩体育注册整脊正骨手法

2024-09-08 07:30:57来源:杏彩平台官网 作者:杏彩体育平台app

  整胸椎一法:医者先用手掌小鱼际肌或大鱼际肌,进行揉中有剥的轻手法,松解背部的肌肉及硬结痛区,再用手掌分推法,从上至下,从中间向两侧,对背部进行整体分推,“整胸椎一法”以胸8棘突偏左、胸9棘突偏右为例,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,头面转向左侧,双上肢自然放于治疗床两侧,医生站于患者右侧,右手小鱼际肌部按于胸8棘突左侧,左手小鱼际肌部按于胸9棘突右侧,此时令患者做深呼吸,当其呼气时,双手同时用相反方向的一种旋转冲击压力下按,同时听到“咯咯”响声,或掌下有错动感时,证明患椎小关节已被整复,病人自感疼痛减轻。因医者两手作用力方向不同,对错位的小关节有推正作用。此手法切忌勿用暴力,手必须定点准确地按于偏歪棘突上,以避免造成损伤。

  腰椎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决定了腰部复位手法的特点和多样性。腰椎椎体粗大,腰椎椎间只有一对后关节,其关节面呈矢状面,有利于负重及作前屈后伸、左右旋转动作,但不利于侧屈运动。腰椎在胸廓和骨盆之间,是活动的中点,且腰椎负重大,活动频繁,故腰部易发生慢性劳损。尤以在侧屈姿势下用力不当时,极易发生小关节错位而出现急性腰扭伤症状。严重损伤者还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合并髓核突出。针对这些好发病症,腰部常用的复位手法有如下几种:

  1、定位摇:以棘突偏右为例,患者骑坐一长凳上,腰背松弛。医生半蹲或坐其后方,左手拇指抵压住偏右的棘突旁,右手自患者右腋下穿过,前臂上移,右手掌自颈后扳住左侧颈项部,接着嘱助手用腿夹住患者左膝以下的部分,双手扶住左膝上方大腿处,以便固定左下肢,或者嘱助手以丁字步站立,用两小腿夹住患者左膝以下部分,同时双脚也固定住患者左腿。接着左手拇指抵住棘突旁不动,右手臂在患者放松状态下使其被动而缓慢地弯腰、侧屈和向右侧方旋转。当达到一定幅度时,即旋转扭曲腰椎的力传达至左手拇指下的棘突处时,在保持这一弯腰、侧屈的角度下,右手臂用力使腰椎进行更大幅度的被动旋转运动,同时左手拇指用力向左侧推动棘突。此时拇指下多有棘突滑动感和弹响声。应当注意:此整复手法中的被动弯腰、右侧屈和向右旋转的动作必须同时进行,如若分散开来一步一步地操作,则复位较难成功,亦容易使初学者产生事倍功半的感觉。同时,左手拇指推动棘突的力也应当随着腰椎的旋转运动顺势进行,不可盲目推动。假如棘突偏左侧,医生则左手和右手交换,助手夹住右腿,操作方向亦相反,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则同整复棘突偏右的手法。

  2、俯卧摇腿揉腰法:适用于全部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,是腰椎后关节左、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手法,尤其适用于患肥大性脊椎炎的老年人,是一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。此法用力柔和,腰椎后关节可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。患者俯卧治疗床上,双手分开抓扶于床沿,一助手站马步,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,将患者双小腿抬起,使屈膝约成150°,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,嘱其腰腿部放松,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“∞”字形往返摆动,使其腰、臀、小腿成小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,此时术者根据患椎错位方向以右掌根按压“定点”,左手同时作腰部掌揉法,两人动作要协调,用力要一致。无助手时,术者左手握住患者腰带作推拉摇动,使患者臀部左右摆动,右手按其偏歪棘突旁作“定点”阻力。每次摇按揉5~8分钟。此法常配合其他手法进行复位。

  1、后伸按压推:多用于腰椎下段和骶椎部的错动。以棘突偏右为例,患者可俯卧于高枕上,下肢自然伸直、并拢。医生站其右侧,以右掌跟或拇指或肘部按压在棘突偏右侧旁边,左肘屈曲,前臂自右大腿下伸进,并以左手掌指扳住左腿外侧,接着左掌臂用力托起双腿,至所用托力传达到右掌下时再放下。如此徐徐托起、放下两下肢3~5次,待其腰部能够松弛和适应后,再将下肢托起至上方或右斜上方。当力量传达至右掌下棘突处,至力量相对抗明显时,右掌跟或拇指或肘尖用力向左侧方推动棘突,同时扳、抬下肢,再用力作一有限度的、增大幅度的托起动作。此时多可将错动部位整复。此手法的操作亦可变换为仅用左臂托起右腿,右手掌跟抵住棘突偏右侧旁;或是医生左手扳、拉起左大腿或小腿至右斜上方,右手掌跟仍抵棘突右侧旁;或者在前几种手法操作要求不变的情况下,而医生变换体位,站患者左侧方进行整复。本整复法对医生的体力和技巧要求都比较高,初学时一定要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,体会手下感应能力。

  2、牵引肘推:多用于腰椎棘突偏歪较难整复者。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甚者,患者可俯卧于高枕上,枕头宜垫于下腹处,双手抓紧床头,或一助手两手分别固定住患者两腋下。医生站立于棘突偏歪侧的方向,以右肘尖或掌跟抵住棘突偏歪侧的旁边,另一助手站床尾,双手分别持握两踝或踝上,并向后牵引。接着,医生嘱患者咳嗽,与此同时,两助手同时加大用力,以牵引腰椎,医者用肘尖快速用力,向对侧推动棘突,此方法可反复操作1~3次。应当注意:医生一定要指挥好患者和助手,使他们能与自己密切配合。

  1、侧卧定位斜扳法: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。患者取侧卧位,使位于上面的下肢髋膝关节屈曲,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,医者面向患者前侧,用一手扶持肩前部,用另一上肢的肘关节内侧抵住臀部(这比用手掌按在臀部有2个明显的优点,一可留出这只手掌来固定患椎,可协调定位,提高定位斜扳的准确性;二可以省力,因肘关节要比手掌更有力。还因肩部与腰椎之间的距离远比臀部与腰椎之间的距离大,根据力学的杆杠原理可知,一般情况下臀部这个力点要比肩部这个力点用力大)。两手把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,两手同时用力,作相反方向扳动。以上是常规的斜扳操作方法。上法可改进为:首先获得准确定位,即要找准两个旋转力的交点。如果要调整L5,扳动的力量应在臀部,肩部只起固定端作用;如调整L4,扳动的力量应在两端,即肩部与臀部同时用相等的力;如调整L3,扳动的力量应在肩部,而臀部处只起固定作用;如调整L2,除了扳动的力量应在肩部外,还应将另一只手固定在患椎的下一个椎体处。L1以上至T12的调整方法同L2的操作方法。

  2、俯卧按腰扳腿法:适用于旋转并反张(后突)的腰后关节错位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。以L4棘突偏左后突为例(棘3左、棘4左后突,棘5右)。患者俯卧,双下肢伸直,术者立其左侧,左手掌按于L4后突的棘突左旁,右手将患者右膝及大腿托起后伸,并渐扳向左后方,术者两手同时徐徐用力,并抬起放下往返2~4次,待其适应,腰部放松后,将其右下肢扳至左后方最大角度,此时左掌加大按压力,右前臂加“闪动力”,将其右下肢有限制的扳动一下,如此便可完成复位动作。其余类型错位可参阅此法类推。

  2、双手间接分压法:适用于腰椎前滑脱式倾斜移位者。患者取俯卧位,在腰椎棘突凹陷处的腹部垫一个10~20cm高的稍硬枕头。术者两手交叉,掌根分置于凹陷棘突之上方和下方稍隆起的棘突上,两手同时向下按压。由于交叉后,其力量方向相反,加上枕头的上顶作用,可间接地迫使前凹的椎间关节向上还纳复位,故称间接分压法。

  3、牵抖冲压法:适用于前后滑脱式错位、倾斜移位式错位及腰椎间盘突出症。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,双手扶抓于床沿上;第二助手立于床头,双手抓扶患者双腋下,将患者稳定于床上;第一助手弓箭步立于患者足部床边,双手紧握患者踝部(患者双下肢并拢比较,若左下肢长,先握左踝部;若右肢下长,先握右踝部)。术者右手掌根按于其后突的棘突下方作“定点”。嘱患者腰肌放松,术者口令“一、二、三”。当发出一、二时,第一助手将其下肢牵拉并上、下抖动1~2次;当口令三发出的瞬间,三人同时发出暴发力,术者双手向前下方冲压;第一助手向下用力牵引抖动;第二助手用力拉住患者。先作健侧(略长的一侧下肢),后作患侧(略短的一侧下肢)。健侧牵抖力稍轻,操作1~2次,患侧牵抖力加强,重复2~4次。手法完成后,再将患者双下肢并拢比较,观测其长短之差是否改善或已正常。根据腰椎变形情况,此法亦可仰卧进行(腰椎前滑脱者)。双下肢可同时牵抖(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者)。

  1、成角定点旋转法:患者坐在治疗床的一端,两下肢自然垂直,放在治疗床的两侧,如骑马状(这种坐姿与坐在椅子上操作相比有2个方面的优点:一是患者便于被固定,只要助手用双手按住对侧大腿即可;二是改医者坐位操作为立位操作,便于施术用力,经临床比较,成功率明显高于坐在椅子上的操作)。术者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棘突(向左旋转用左手),另一手自患者腋下穿过,握住对侧肩后部,然后使患者前屈。不同的腰椎,调整时前屈的度数不一样,如此是为了寻找力的交点。下面不同椎体的前屈度数供参考:L5前屈80°左右,L4前屈70°左右,L3前屈60°左右,L2前屈50°左右,L1前屈40°左右,T12前屈30°左右。操作时,使其腰部先前屈后向患侧旋转,当施术者发现自己拇指顶推的棘突有松动感时,该拇指应立即施力推顶,其扳动患肩的手应同时增加旋转的力量,此时可听到弹响声;不仅如此,施术者还会发现自己手指下的患椎棘突同时有滑动感。这些都表示手法成功。

  3、旋转摇扳法: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。至于胸腰椎的其他错位类型仅作辅助手法。以L3棘突偏左、L4棘突偏右为例,患者坐于方凳上,助手立于患者左前方,用双膝双手挟持患者左大腿,术者坐于患者背后,嘱患者双手互抱,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肩侧伸出,抓住患者左肩臂部,左手扶按于患者左侧腰骶关节右侧,拇指按住第5腰椎棘突左旁,嘱患者腰背放松,将患者徐徐拉动,使其向前弯腰并向右转。先左右摇动2~3下,使患者适应后,将其转至右侧达最大角度,再加一闪动力转动,左拇指在“定点”处加阻力。按如上方式作左转方向复位。助手固定患者右腿,术者右拇指“定点”于患者L4棘突右,其余操作同上述程序,如此可使L3、4后关节复位。此法如无助手,可令患者骑坐于床上或低靠背木椅上,从而将其下肢固定。

  4、旋转顶推法: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椎棘突偏歪等。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,患者端坐于方凳上(无靠背),两脚分开与肩等宽。助手面对患者站立,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,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,维持患者正坐姿势。术者正坐患者之后,首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,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,掌部压于颈后,拇指向下,余四指扶持左颈部(患者稍低头),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,臂部正坐不准移动。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之棘突,然后术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90°(或略小),接着向右侧弯(尽量大于45°)。在最大侧弯位时,术者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,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顶棘突,操作成功时,术者可觉察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,并伴随“弹响声”。之后,术者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,同时松动腰肌。最后,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压一遍棘突,以便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拨正以及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。

  1、拇指掌根按压法:主要用于胸椎、腰椎的复位,患者取俯卧位,全身放松,下腹部(髂前上棘处)放约3~5cm软枕,术者站于患者患侧,面朝向患者,双脚成“八”字形站立,以患者L5棘突左侧受限,棘突偏向右侧为例,术者用左手拇指指腹贴压于患椎同侧的棘突旁,右手掌根压于拇指掌指关节面附近,拇指、拇远节指略上翘,术者双手肘部及腕部弯曲,术者弯腰将自身前倾至患者复位部位的上方,然后将自身的重量经双肘传到左手指及右手掌根,双手合力力度由小到大,由浅入深向患侧后关节突方向逐渐用力,拇指下有轻度滑协感或听到弹响声,结束。如果局部软组织损伤后粘连钙化,可用此法在“阳性”反应点反复按压3~5次,胸椎做复位时,将软枕移于胸椎中段。

  2、掌根重叠按压法:主要用于骶骨移位复位,患者体位不变,术者站于一侧骶部。以患者左侧骶椎向下,左侧骶椎下缘向上为例,医者站于右侧髋部,面朝向患者骨盆方向,以前弓后剑的姿势,左手豆状骨缓慢推开患部软组织后,贴实吸定于右侧骶椎的下缘(骶骨与尾骨交界处),其余四指朝向对侧下肢方向,右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握左右手的手腕关节处,掌根压在左手手背上,术者双手协同发力进行有节律的、缓慢的由右向左,由后向前牵拉颤动,力度由小逐渐到大,当手下有明显阻力感。


杏彩体育注册 上一篇:脊椎病因是百病之源——调治督脉点通任脉法 下一篇:治疗《骨盆旋转移症》的10种正骨手法
Alternate Text

杏彩体育平台app

+86-21-68183333

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创企天地张东路1761号4号楼804室

杏彩体育平台app

+86-27-84874881

中国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官湖大道550号

Alternate Text
Alternate Text TOP